6月20日至22日,“华川杯”第十八届全国大学生结构设计竞赛广东省分区赛在东莞理工学院举办,共有来自中山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等25所院校的51支队伍,约250余人参加。广州城市理工学院土木工程学院派出2支队伍代表学校参赛。6月30日,比赛结果公布,广州城市理工学院获得二等奖、三等奖各1项。
获奖情况(杨文娟 提供)
广州城市理工学院参赛队伍(参赛队员 提供)
据悉,“全国大学生结构设计竞赛”为教育部、财政部首次联合批准发文的全国性九大学科竞赛资助项目之一,是土木建筑工程领域级别最高、规模最大的学生创新竞赛,被誉为“土木皇冠上最璀璨的明珠”。本次竞赛题目以乌篷船为设计对象,紧密对接工程实际,要求参赛者在限定时间内,运用力学原理和结构知识,完成模型的设计、计算、制作与加载测试,全面考察学生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综合能力。
参赛队员制作模型现场(赵小芹 提供)
广州城市理工学院土木工程学院高度重视此次大赛,院长季静教授亲自部署,组建了由经验丰富的骨干教师组成的指导团队。还特别邀请了在结构设计领域造诣深厚、曾获全国大学生结构设计竞赛“突出贡献奖”的陈庆军教授为参赛队伍提供深度指导。在该校领导的大力支持和专家团队的精心辅导下,参赛队员们经历了数轮高强度、针对性的训练,包括理论学习深化、方案优化研讨、模型精细化制作以及反复的加载模拟测试,团队的整体实力和实战水平得到了显著提升。
季静院长指导学生优化模型(参赛队伍 提供)
陈庆军教授指导学生优化模型(张先念 提供)
获奖队员代表李仕豪表示:“能够代表学校参加这项赛事,我们深感荣幸也倍感压力。在备赛过程中,学院为我们提供了全方位的支持和最优质的指导资源。这次比赛是检验我们所学知识的绝佳平台。”
近年来,广州城市理工学院土木工程学院积极组织师生参与高规格赛事,在各类省级以上学科竞赛中屡获佳绩,提升了学生将理论知识转化为解决复杂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团队协作精神和坚韧不拔的意志品质,成为学院深化教育教学改革、落实“以赛促学、以赛促教、以赛促创”理念的重要举措,充分彰显了学院在新工科人才培养方面的成效。
通盈配资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